本文转自:株洲日报
明光暗影
因父母在山区水电站工作,我整个年少时期都是在大山里度过的。
小时候过着真正“开门见山”的日子,相伴成长的是——开门便能见到各种叫得出名或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草、虫鱼鸟兽。
俗话说“山人自有妙计”,山里人的玩乐并不比城里人少,只是玩法大不相同。
回想儿时,有好多好玩的事物,现摘取一二,以飨读者。比如在炎炎夏日里,我们小孩子除了光屁股扎进水库里凉快之外,最痴迷的事就是“灌土狗”。
这里所说的“土狗”,并不是学名为中华田园犬的狗,而是跟蟋蟀长得超级像的一种昆虫。主要栖息在泥土之中,以打洞为居。
土狗比蟋蟀个头稍大些,头呈圆锥形较坚硬,前足强壮,类似于螃蟹脚中的螯足,长有铲形的脚爪,大概是以此才能够在泥地里开掘挖土钻洞吧。土狗还有对薄薄的翅膀,据说能飞,但我没见过它们飞起过。最奇怪的是,土狗除了头上有两根须,屁股那也有两根尾须,看起来有些滑稽。
后来查资料,才知道小土狗的正式名为蝼蛄。
在夏天里,土狗很活跃,我们这些熊孩子就蠢蠢欲动,打算用水去灌土狗。
先是要找到土狗的洞,这个其实不难,在泥地上,见到堆起一撮“小坟头”形状的细微泥土之处就是了。用手掌轻轻拨开这层尖尖角的泥土堆,再用根小树枝在这个地方捅一捅,土狗的洞口便显露无遗了。
接下来,大家就会兴奋地拿来装水的水瓶子或舀水的水瓢,一股脑儿地往洞口里灌水。有时半瓶水都不用着,就有洞浅的小土狗湿淋淋垂头丧气地慢慢爬了出来;有时来回取了好几瓶水都灌不出来,当你正纳闷地往四处看看时,才发现不远处也有一个洞口,大概小土狗已从那里逃之夭夭了。原来,土狗也会像兔子那样狡兔三窟啊——一个洞里还会连着另外一个洞口。
看到被灌出来的土狗,我们都像得胜的将军一样,得意洋洋地把它们当打败仗的“俘虏”,统统抓进纸盒子里。本觉得它们长的跟蟋蟀相似,以为可以看一场斗蛐蛐式的大战。然而,结果让人失望的很,土狗们只是互相盯着,并不打架。又盯了好一会儿,觉得实在没趣,我们就把盒子里的土狗倒出来,扔在草丛中,任由它们走了。但个别不幸的,可能会被路过的母鸡当作了腹中美餐。
如今,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,是再也见不到土狗的了。
我有些想念儿时的夏天,想念那一个个跪在泥地上、撅起屁股全神贯注地灌土狗的小伙伴们。
佳成网-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网之家-杭州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